青光眼對視力的威脅往往與眼壓息息相關,但眼壓並非唯一的決定因素。瞭解青光眼與眼壓之間的複雜關係,是有效控制病情、延緩視力喪失的關鍵第一步。
的確,眼壓升高會增加視神經受損的風險,但並非所有眼壓高的人都會罹患青光眼,也有不少人在正常眼壓範圍內,視神經卻逐漸受到損害,也就是所謂的正常眼壓型青光眼。因此,評估青光眼風險,不能單看眼壓數值,更要綜合考量視神經的健康狀況、視野缺損程度,以及是否有其他潛在的風險因子,例如家族病史、高度近視、心血管疾病等等。
我經常提醒患者,定期接受完整的眼科檢查至關重要,這不僅僅是量眼壓,更包括詳細檢查視神經和視野。及早發現,及早介入,才能最大程度地保護視力。此外,生活習慣的調整,例如避免長時間用眼、保持規律作息,也有助於維持眼壓的穩定。
控制眼壓是青光眼治療的重要目標,但並非唯一目標。更重要的是,透過全面的評估和個性化的治療方案,保護視神經,延緩疾病進程。
這篇文章的實用建議如下(更多細節請繼續往下閱讀)
- 定期接受全面眼科檢查: 不要只量眼壓!務必定期檢查視神經和視野,及早發現青光眼的蛛絲馬跡。即使眼壓正常,也可能罹患正常眼壓型青光眼,早期診斷是保護視力的關鍵。
- 了解自身眼壓狀況: 認識自己的眼壓數值,並了解眼壓在一天之內會波動。若眼壓偏高,務必諮詢眼科醫師,評估是否需要進一步檢查或治療,降低未來發展成青光眼的風險。
- 調整生活習慣以穩定眼壓: 避免長時間用眼和過度使用電子產品,保持規律作息,維持眼壓的穩定。若有低血壓、高血脂等全身性疾病,應積極治療,改善視神經血液循環。
內容目錄
Toggle青光眼與眼壓:眼壓升高是關鍵,但…
許多人認為青光眼就是因為眼壓升高所導致,這觀念只對了一半!林醫師在此要強調,眼壓確實是青光眼一個非常重要的風險因子,但並非是唯一的因素。 換句話說,眼壓高不一定等於青光眼,眼壓正常也不代表就沒有青光眼。
眼壓是什麼?
首先,我們需要了解什麼是眼壓。 我們的眼球並非空心的,而是充滿了液體,這些液體需要維持一定的壓力,才能讓眼球保持膨脹的狀態,維持眼睛的形狀以及功能。 這種壓力,我們稱之為眼壓。 正常人的眼壓範圍,一般介於10到21毫米汞柱(mmHg)之間。 但如同血壓一樣,眼壓並不是一個固定的數值,而是在一天24小時內不斷波動。
眼壓升高與青光眼的關係
眼壓升高,確實是造成視神經損傷的一個重要原因。
當眼壓長期高於視神經所能承受的範圍,便可能對視神經造成壓迫,導致視神經纖維受損,進而造成視野缺損,最終導致失明。
研究顯示,每降低1毫米汞柱的眼內壓,可以減少10~19%青光眼引起視野喪失的風險。
美國多家醫學中心之聯合研究建議,只要眼壓超過30毫米汞柱,不管視神經或視野有無變化,應立即予以藥物治療。
眼壓正常,為何還會得青光眼?
然而,臨床上,我們也發現許多患者的眼壓都在正常範圍內(10-21 mmHg),但仍然罹患了青光眼,這種情況稱為正常眼壓型青光眼(Normal Tension Glaucoma, NTG),或者也稱為低眼壓性青光眼。 這是因為每個人的視神經對壓力的耐受度不同。 有些人的視神經天生比較脆弱,即使在正常眼壓下,也無法承受眼內壓力,導致視神經受到損傷。 在台灣,大約有三分之一的青光眼患者屬於正常眼壓型青光眼.
正常眼壓型青光眼的成因,目前醫學界尚未完全明瞭。 可能與以下因素有關:
- 視神經血液循環不良:例如低血壓、心跳過慢、貧血、高血脂等,可能導致視神經缺氧、缺養分,進而造成視神經損傷.
- 視神經本身比較脆弱:有些人的視神經天生比較脆弱,容易受到損傷.
- 其他全身性疾病:例如血管收縮症候群、偏頭痛等.
高眼壓症是什麼?
另外,還有一種情況稱為高眼壓症。 這指的是患者的眼壓多次測量都高於正常值,但視神經和視野檢查卻沒有發現任何異常。
換句話說,這些人只有眼壓高,但沒有青光眼。
不過,高眼壓症患者未來發展成青光眼的風險,確實比一般人高。
有研究指出,以下因素可能會增加高眼壓症轉變成青光眼的風險:
- 眼壓越高
- 角膜較薄
- 視神經盤出血
- 高度近視
- 眼睛有受傷史
- 具青光眼家族史
- 年齡增加
- 血壓過低或過高
- 糖尿病
- 長期使用類固醇
重點總結
因此,林醫師要再次提醒大家,眼壓並非診斷青光眼的唯一標準。
高眼壓是青光眼的一個重要風險因子,但不是絕對。
眼壓正常也可能罹患青光眼。
診斷青光眼,需要綜合評估眼壓、視神經和視野等檢查結果.
最重要的是,定期接受眼科檢查,及早發現、及早治療,纔能有效控制青光眼,延緩視力喪失.
青光眼與眼壓:深入瞭解眼壓對視神經的影響
林醫師提醒大家,瞭解眼壓如何影響視神經至關重要,這能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青光眼的本質,並積極參與到自身的治療過程中。雖然眼壓升高是青光眼的主要風險因素,但它並非唯一的因素,而且眼壓對於視神經的影響機制也相當複雜.
眼壓如何損傷視神經?
眼壓,即眼球內部的壓力,主要由房水這種液體維持. 房水不斷生成並排出,以維持眼球的形狀和功能。當房水排出受阻,或生成過多時,眼壓就會升高. 持續過高的眼壓會對視神經造成以下幾方面的損害:
- 直接壓迫:高眼壓直接壓迫視神經纖維,導致其結構受損. 就像一條電線被重物擠壓,時間久了會導致電線內部線路斷裂一樣。
- 影響血液供應:高眼壓會壓迫供應視神經的血管,減少血液供應,導致視神經缺血、缺氧. 視神經如同身體其他組織一樣,需要充足的血液供應才能維持正常功能。
- 啟動細胞凋亡:眼壓升高可能觸發視神經細胞的凋亡機制,導致視神經細胞死亡.
視神經損傷的後果
視神經是連接眼睛和大腦的關鍵. 它負責將眼睛接收到的視覺信息傳輸到大腦,使我們能夠看見. 視神經受到損傷會導致:
- 視野缺損:這是青光眼最常見的症狀。初期可能僅僅是周邊視野的缺損,難以察覺. 隨著病情發展,視野缺損會逐漸擴大,影響中心視力,最終導致失明.
- 視力模糊:視神經損傷會導致視力下降,看東西模糊.
- 對比敏感度下降:患者可能難以分辨深淺不同的顏色或物體,影響日常生活.
- 暗適應能力下降:在光線變暗時,患者可能需要更長的時間才能適應.
正常眼壓也會造成視神經損傷?
值得注意的是,並非所有青光眼患者都有高眼壓。有些患者的眼壓在正常範圍內(通常認為是10-21 mmHg),但視神經仍然受到損傷,這種情況稱為正常眼壓型青光眼。林醫師特別提醒,正常眼壓型青光眼更容易被忽視.
正常眼壓型青光眼的發病機制可能與以下因素有關:
- 視神經本身較脆弱:有些人的視神經天生比較脆弱,即使在正常眼壓下也容易受到損傷.
- 視神經供血不足:即使眼壓正常,如果供應視神經的血管出現問題,導致血液供應不足,也會造成視神經損傷.
- 其他全身性疾病:例如低血壓、心血管疾病等,可能影響視神經的血液供應.
如何保護視神經?
保護視神經是青光眼治療的核心目標。林醫師建議,無論眼壓是否升高,都應定期進行眼科檢查,及早發現並治療青光眼.
- 控制眼壓:對於高眼壓患者,應積極使用降眼壓藥物、雷射或手術等方式,將眼壓控制在目標範圍內.
- 改善血液循環: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,包括均衡飲食、規律作息、適度運動等,有助於改善視神經的血液循環.
- 避免不良習慣:避免過度飲用咖啡因、避免長時間低頭使用電子產品等不良習慣.
- 積極治療全身性疾病:如果患有高血壓、糖尿病等全身性疾病,應積極控制病情,以減少對視神經的影響.
林醫師強調,瞭解眼壓對視神經的影響是控制青光眼的第一步。透過定期檢查、積極治療和健康的生活方式,我們可以有效地保護視神經,延緩視力喪失,提高生活品質.
青光眼與眼壓. Photos provided by unsplash
青光眼與眼壓:不同類型青光眼的眼壓控制策略
林醫師強調,青光眼的治療策略並非一成不變,而是需要根據不同類型的青光眼,採取個性化的眼壓控制方法。以下將針對幾種常見的青光眼類型,詳細說明眼壓控制的策略:
開角型青光眼
開角型青光眼是最常見的青光眼類型。林醫師指出,對於開角型青光眼患者,首要目標是透過藥物、雷射或手術等方式,有效降低眼壓,從而減緩視神經的損傷。
- 藥物治療:醫師會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,選擇最適合的降眼壓藥物,如前列腺素類似物、β-受體阻斷劑、碳酸酐酶抑制劑等。林醫師會詳細告知患者藥物的使用方法、劑量和可能的副作用,並密切監測藥物的療效和不良反應。
- 雷射治療:選擇性雷射小樑成形術(SLT)是一種非侵入性的雷射治療,可以有效降低眼壓,且副作用較少。林醫師會評估患者是否適合接受SLT治療,並詳細解釋治療的原理和流程。
- 微創青光眼手術(MIGS):近年來,MIGS技術發展迅速,為開角型青光眼患者提供了更多治療選擇。林醫師會根據患者的病情,評估是否適合接受MIGS手術,並詳細介紹不同MIGS手術的優點和適用情況。 您可以參考美國眼科學會 (AAO) 關於青光眼治療的資訊,以獲取更多關於MIGS的資訊。
隅角閉鎖型青光眼
隅角閉鎖型青光眼的特點是房水排出受阻,導致眼壓升高。林醫師強調,對於隅角閉鎖型青光眼患者,早期診斷和治療至關重要。
- 虹膜切除術:對於急性隅角閉鎖型青光眼患者,虹膜切除術可以迅速解除房水排出的阻塞,降低眼壓,保護視神經。
- 白內障手術:對於慢性隅角閉鎖型青光眼患者,白內障手術可以加深前房,改善房水排出,降低眼壓。林醫師會詳細評估患者是否適合接受白內障手術,並詳細解釋手術的風險和益處。
正常眼壓型青光眼
正常眼壓型青光眼是指眼壓在正常範圍內,但視神經仍然受到損傷的青光眼類型。林醫師特別提醒患者,即使眼壓在正常範圍內,也可能罹患青光眼,因此定期檢查非常重要。
- 綜合治療:對於正常眼壓型青光眼患者,林醫師會針對患者的整體健康狀況,制定綜合的治療方案,包括改善血液循環、保護視神經等。
- 生活方式調整:林醫師會建議患者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,包括均衡飲食、規律作息、適度運動等,以降低青光眼的風險。
總之,林醫師會根據每位患者的具體情況,包括青光眼的類型、病情嚴重程度、年齡、整體健康狀況等,制定個性化的眼壓控制策略。他強調,定期的眼科檢查對於青光眼的早期診斷和治療至關重要。
青光眼類型 | 特點 | 眼壓控制策略 |
---|---|---|
開角型青光眼 | 最常見的青光眼類型,視神經損傷。 |
|
隅角閉鎖型青光眼 | 房水排出受阻,導致眼壓升高。早期診斷和治療至關重要。 |
|
正常眼壓型青光眼 | 眼壓在正常範圍內,但視神經仍然受到損傷。 |
|
青光眼與眼壓:開角型青光眼,降眼壓全攻略
開角型青光眼是最常見的青光眼類型。林醫師在治療開角型青光眼時,會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,制定一套全面的降眼壓方案。這個方案可能包括藥物治療、雷射治療,以及微創或傳統手術。
藥物治療:控制眼壓的第一道防線
降眼壓藥物是開角型青光眼最常見的治療方式。林醫師會根據您的病情、眼壓水平以及其他健康狀況,選擇最適合您的藥物。
常見的降眼壓藥物種類包括:
- 前列腺素衍生物:這類藥物能增加房水排出,是第一線用藥。常見的副作用包括眼睛發紅、眼瞼皮膚顏色加深、睫毛變長等。建議在睡前使用,以減少不適感。
- β-腎上腺素受體阻斷劑:這類藥物能減少房水生成,但可能引起心跳變慢、氣喘等副作用,不適合有心臟或呼吸道疾病的患者。
- α2-腎上腺素受體激動劑:這類藥物能減少房水生成並增加房水排出,但可能引起過敏性結膜炎、口乾等副作用。服用此類藥物時,應避免與單胺氧化酶抑制劑併用。
- 碳酸酐酶抑制劑:這類藥物能減少房水生成,有眼藥水和口服兩種劑型。口服藥物副作用較多,一般用於輔助降眼壓。
- 膽鹼激素致效劑:這類藥物能縮小瞳孔,增加房水排出,但副作用較明顯,現在已較少使用。
林醫師小提醒:
- 使用兩種以上眼藥水時,應間隔至少5分鐘,並按照眼藥水、懸浮液、凝膠、藥膏的順序使用。
- 切勿自行停藥或調整劑量,應定期回診複查,與醫師討論用藥方案。
雷射治療:安全有效的輔助手段
如果藥物治療效果不佳,林醫師可能會建議您考慮雷射治療。
常見的雷射治療方式包括:
- 選擇性雷射小樑成形術(SLT):SLT使用低能量雷射刺激小樑網,促進房水排出,降低眼壓。SLT的優點是無痛、安全、可重複進行,且副作用少.
- 雷射虹膜切開術:主要用於隅角閉鎖型青光眼,通過在虹膜上開一個小孔,解除房水排出的阻礙。
林醫師小提醒:SLT並非對所有患者都有效,且效果可能隨時間減退。如果SLT效果不佳,可能需要重複治療或考慮其他方案.
手術治療:為病情嚴重的患者提供希望
如果藥物和雷射治療都無法有效控制眼壓,林醫師可能會建議您考慮手術治療。
常見的手術方式包括:
- 微創青光眼手術(MIGS):MIGS手術創傷小、恢復快,能有效降低眼壓,並減少對藥物的依賴。MIGS手術種類繁多,林醫師會根據您的具體情況,選擇最適合您的術式。
- 小樑切除術:這是一種傳統的青光眼手術,通過建立一個新的房水排出通道,降低眼壓。
- 青光眼引流管植入手術:通過植入一個人工排水系統,將房水引流至眼球外,從而降低眼壓。
林醫師小提醒:青光眼手術的目的是降低眼壓,並不能改善已經喪失的視力。手術後仍需定期複查,監測眼壓和視神經的狀況.
無論您選擇哪種治療方式,與林醫師充分溝通,瞭解治療的風險和益處,並積極配合治療,才能有效控制病情,延緩視力喪失.
青光眼與眼壓結論
在青光眼的防治道路上,我們深入探討了眼壓所扮演的關鍵角色,也瞭解到它並非唯一的決定因素。從眼壓的生理機制、對視神經的影響,到不同類型青光眼的眼壓控制策略,相信您對「青光眼與眼壓」之間的複雜關係有了更清晰的認識。
青光眼的治療是一場長期的戰役,需要患者、家屬與醫師的共同努力。重要的是,及早發現、積極治療、並持續監控。記住,控制眼壓只是其中一環,更重要的是保護視神經,延緩疾病進程,維持良
如果您在青光眼的診斷、治療或後續法律權益等方面有任何疑問,歡迎隨時尋求專業協助。
歡迎聯絡【展正國際法律事務所 黃偉琳律師】 Welcome to contact us
青光眼與眼壓 常見問題快速FAQ
Q1:我眼壓正常,是不是就不會得青光眼?
不一定。林醫師強調,眼壓並非診斷青光眼的唯一標準。 有一種青光眼叫做正常眼壓型青光眼,患者的眼壓雖然在正常範圍內(通常認為是10-21 mmHg),但視神經仍然受到損傷。 因此,即使眼壓正常,也應該定期接受眼科檢查,及早發現、及早治療。
Q2:眼壓高就一定是青光眼嗎?
不一定。有些人只有眼壓高,但視神經和視野檢查卻沒有發現任何異常,這種情況稱為高眼壓症。雖然高眼壓症患者未來發展成青光眼的風險比一般人高,但並非所有高眼壓症患者都會變成青光眼。 定期追蹤檢查非常重要。
Q3:開角型青光眼有哪些治療方法?
林醫師指出,開角型青光眼的治療目標是降低眼壓,減緩視神經的損傷。 常見的治療方法包括:
- 藥物治療:使用降眼壓藥物,如前列腺素衍生物、β-腎上腺素受體阻斷劑等。
- 雷射治療:選擇性雷射小樑成形術(SLT)是一種安全有效的輔助手段。
- 手術治療:微創青光眼手術(MIGS)或傳統的小樑切除術等。
具體的治療方案需要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,由醫師評估後決定。